新闻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 我的故事
最可爱的人:但求青山埋忠骨——专访志愿军唐能志老战士
来源: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与传播工作室 日期:2021-09-28 浏览次数: 字号:[ ]

1932年7月13日,我出生于四川省开江县任市镇新庙乡村。1951年3月,参军,5月到东北五常县军训,6月入朝;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3营7连3排7班战士。回国后,我调到20军军部驾训大队五队学习汽车驾员结业。结业后,分配到20军军部后勤处警卫连汽车排开车,直到1956年4月复员分配到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友谊汽车公司二队开车,后来在汽修厂材料库保管员,到1992年6月退休。

唐能志,摄于1955年

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我是在开江县里报名应征入伍,再从达州到武汉,然后到东北五常县军训;当时,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改编而成,他们在1950年10月就已经入朝参战,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同志就是在1950年牺牲的。他们当时参加的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

长津湖战役示意图

那个时候,我还小,只有19岁,但重要的事情我清楚,只知道服从命令听指挥。当时,敌人还没有预料到志愿军的基本情况,我们打伏击,把战线从鸭绿江推进到了清川江,但是敌人的主力还在,他们也还没有遭遇重大损失。所以,“联合国军”向清川江发起试探性进攻的时候,咱们的部队就故意放水,把他们引到了我们志愿军比较熟悉的长津湖地区。

我们第九兵团的司令员是宋时轮;第20军军长兼政委是张翼翔将军。当时刚好遭遇朝鲜长津湖地区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冻死冻伤的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我到朝鲜去的时候,已经是1951年6月份。我们初到连队上的时候,有一个连队已经没有人了,就剩下指导员,副指导员和通讯兵。当时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各个连队分散在不同的驻防地,我们无法互相见面。

20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

我还记得我们部队是晚上跨过鸭绿江的,走了七天七夜。白天休息,晚上那山里啥也看不见。一个接着一个走。我报道的部队是20军60师180团3营7连,当时连里都是补充来的新兵,有浙江的、江苏的、山东的和四川的。那个时候朝鲜已经没有房子了,都炸毁了,我们住在山洞里,就是防空洞里。朝鲜的树很多,我们就用树盖防空洞,一个洞里面住一个班,12个人。我们就在元山,当时我们在山上,还可以看到海。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天天学习军事,训练打仗的基本技能。

那个时候第一线的战争刚开始不久,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就补充了上来,平时就挖战壕,然后学军事:班进攻,排进攻,连进攻;连长就跟我们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美国的飞机,好家伙,到处乱炸,咱们就住到山洞里面,在里面它就看不见了。我们就在那里挖交通壕,每个人负责三米,有两米高,一米宽,方便过担架,旁边还要挖猫耳洞。这个交通壕挖了一年。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后来才知道咱们构筑的交通壕和各种坑道有1290余公里,相当于从连云港挖到了西安。当然,不是我们一支部队完成的。我们180团主要负责了从新高山一直到平壤的坑道。有了交通壕和猫耳洞的保护,我们有了对抗“联合国军”先进武器的防御体系,还建有火力点和掩体。我自己一直没有跟“联合国军”直接遭遇,主要的时间就花在了建立防御体系之上。白天我们也基本上不出来活动,躲着美国的飞机,到了晚上才出来,这样敌人就看不见我们。

志愿军战士利用掩体进行射击

我当时只是一个19岁的小伙子,接触到的信息不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服从命令听指挥。那个时候就给我们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阵地底下就是元山和大海。到了1952年下半年,情况就好些了。

二、我所知道的长津湖

当时朝鲜可真是够冷的。我们每个人都发了炒面。那个炒面每个人一袋,5斤,够吃十多天吧。如果后勤没有跟上,炊事班也没有跟上,没有饭吃,就吃炒面。吃的主要是这个,然后喝的呢,有的时候也没办法生火,就直接喝山里的水,朝鲜那个时候的水很甜,没有污染,喝了也不闹肚子,我们就直接喝。那个时候,朝鲜没有房子了,都炸平了,刚去的时候还能看到房子下面的墙根,回国的时候连墙根都看不见了。当时长津湖战役结束后,一个连队就下来三个人,正副指导员和通讯员,我们到部队就发现他们没有人了,这些士兵大都是冻坏的。朝鲜10月份,咱们国庆节的时候,就开始下雪了,到第二年4月份。一场雪下很久。所以,他们参加第二次战役的部队都经历了朝鲜最严酷的冰冻。我们第20军最开始是在沿海一带,准备着解放台湾,后来才奉命入朝的。所以,大多数人对这个极寒天气没有准备。不过,我们后来补充的部队各方面条件就要好些。那个时候,也有开心的时候。有赴朝慰问团来慰问我们,在山洞里面演节目。山上都有岗哨,飞机来了就打枪,我们就进山洞里隐蔽起来。

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吃炒面

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写了我们第9兵团的故事;那个时候我们都差不多,比较单纯,也不知道害怕,打仗就是要拼个你死我活的。说实话,当时我都没有打算活着回来——但求青山埋忠骨吧。你们想想,我们当时的武器比敌人差好远。当时分配给我们的武器,五花八门;我当时拿着有四个手榴弹,还有美国缴获的M1加兰德步枪(86块),这个枪不太准,我们枪法最好的连长也是只中靶,不中环。苏联的枪也容易发胀,打了几发子弹就容易卡,还是美国的卡宾枪好用。但是,我们手头都没有啊。那像后来回国后部队里那么多自己的武器。我们在长津湖整个精神状态很好,正像大家所说的:你(美国)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打着手榴弹,跨国三八线。

当时,我还去团部去打机枪,三人一组,我是射手,学了两个月。不学不行,部队上所有武器你都得会。美国86快抢的子弹可以和我们的轻机枪通用。一人有50发子弹,4个手榴弹。我们部队原来是三线战备队,主要是准备打战,然后挖工事。

三、解放一江山岛

1952年8月份,我们就调防了。当时,部队就回到国内,回到上海。那个时候就是准备解放台湾。到了上海以后,后来又去浙江沿海。国民党的部队老是在沿海一带捣乱。我们去了以后,老百姓就很高兴,他们就说,咱们的部队为什么跟以前的部队不一样呢?他说,我们从朝鲜回来的部队,身体都很好的,更强壮。

那个时候就是在台州,以前叫黄崖县。咱们的师部就在台州,在陆桥镇。当时距海门有8里地。后来我们的部队参加解放一江山岛。1955年,华东军区由张爱萍将军统一指挥,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跟朝鲜战争又不一样了。朝鲜战场上打联合国军,而在一江山岛主要是打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顽固派。国民党的残余部队退守在这些小岛上,利用它们作掩护,阻挡解放军解放台湾,同时,那个时候他们还想着要以这些小岛为跳板反攻大陆呢。这些战役的规模没有朝鲜战争那么大,但是作战更复杂。国民党反动派又十分顽固,很不好打。后来用了火焰喷射器才解决问题。咱们当时一个村出来七个人,都从朝鲜回来,后来又在浙江打一些小岛的时候牺牲了。当时,不是准备解放台湾的嘛,结果有一个管理员,他是国民党的特务,泄了密。我们这边刚开完会,台湾方面怎么会知道呢,一查就发现他了。结果就抓起来了。我们部队里面,我们住在楼上,楼下就是监狱,关着他呢……

部队要实现现代化,需要人学习开车,我们就有七个人一起去学习开车了。在宁波的驾训大队学开车,到了20军军部的5个车队里面,其中第5队有点文化的就学习修车。后来,我就被分到20军军部的警卫连。

1956年4月份,我复员,军部来了52个人,到了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给外国专家开车。现在那些战友都离世了……

我开车还常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接送外国专家呢!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恰逢其时,我也光荣在党50年。衷心希望我们党和我们国家越来越好,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唐能志 摄于2021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铁军精神研究与传播工作室参加采访的师生:崔嵬 董斌 雷树虎 李媛媛 李碧霞 李坚玮;央视主持人:张益滔;联络人:孔令国 唐芳城)

口  述  人:唐能志

采访整理人:崔嵬  董斌

采访  时间:9月18日

采访  地点: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

关闭|打印
相关阅读
文化与传播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等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1-09-28]
【聚焦研究生教育改革 】师生谈研究生教育: 学思践悟 为创新驱动蓄能 [2021-09-26]
佳节梧桐下•青春正风华——MPAcc中心成功举办庆双节团日活动 [2021-09-24]
校工会组织工会干部走进现代企业参观学习 [2021-09-22]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