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科教动态
文化与传播学院师生参加中华美学学会2019年会
来源:文化与传播学院 日期:2019-08-18 浏览次数: 字号:[ ]

8月17日至18日,应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华美学学会邀请,文化与传播学院胡继华教授、杨平教授、文艺学2017级研究生张泽恒和美学2019级研究生张媛,赴沈阳参加中华美学学会2019年会。

本届会议主题为“视野融合: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的理论建构”,会议分“当代美学或艺术哲学基本理论问题”、 “多学科视域融合中的当代美学问题”等5个论坛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教授聂振斌先生、辽宁大学资深教授王向峰先生和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莅临会议,来自全国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参与学术探讨,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

胡继华教授在会上发言

在“多学科视域融合中的当代美学问题”论坛上,胡继华教授发表题为《古典和批判的数字人文及其美学问题》的讲演,并担任该论坛学术评议人。他的报告首先简述“数字人文”的谱系及其向“数字人文主义”的转型,其次将数字技术描述为全球时代的“新神话”,着重论述在当今重访古典的必要性,呼吁人文精神深度介入数字技术,以古典哲学“关切灵魂”的精神来回应“技术时代治疗与关爱”的诉求,以理智的灵魂纠偏系统的愚拙,以智慧之爱救助象征的贫困,以自我认识抗拒幻象的诱惑。

在“中华美学精神的经典阐释与现代转换”论坛上,杨平教授发表题为《老子的“自然”精神》的讲演,并担任该论坛的学术评议人。他的报告从对古典“自然”概念进行考镜溯源与语义辨析,借助当今阐释学理论视角烛照“自然”的多重含义,重点阐释自然的内在精神在自然与人、自然与天、自然与道等多重关系的呈现形态,在结论中凸显老子自然精神对当今人类处置环境问题时的价值导向意义。

在“多学科视域融合中的当代美学问题”论坛上,张泽恒同学发表题为《布鲁门伯格的神话学美学初探》的学术展示,梳理和评析《神话研究》的基本假设和问题意识,为思考理性与神话、启蒙与信仰的关系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的视角,着重论说“神话”对匮乏的人类具有补偿作用,且能有效地缓解人的恐惧与焦虑。在同一个论坛上,美学研究生张媛同学应邀发表题为《一个95后学生对当代美学的认识》的讲演,畅谈自己的参会体验与心得,表示对美学之精神性的关注,将技术时代美学的发展概况为“人工情感”、“孤独美学”和“多维空间美学”几种基本趋势。

我校与会师生合影

8月17日晚,胡继华教授和杨平教授出席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代表作为理事单位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哲学研究中心参与学会决策和管理,为繁荣中国美学、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美学新生力量献计献策。在休会期间,两位老师带着研究生拜访了美学界专家学者,并考察了东北大学艺术学科,求取扎实推进学科建设的宝贵经验。


关闭|打印
相关阅读
日语学院利用研究生暑期“小学期”为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2019-08-09]
日语学院在研究生暑期“小学期”开展系列专题讲座 [2019-08-09]
关于召开贯培学院 2016级全体学生家长情况通报会的通知 [2019-08-07]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